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三国演义怎么读 正文

三国演义怎么读

[探索] 时间:2024-04-29 00:01:22 来源:看菜吃饭网 作者:休闲 点击:21次

三国演义怎么读

1.1 如何选题

作为《信长公品小说》专栏的国演义读开篇,先介绍下本专栏。国演义读本专栏主要对一些经典小说进行精读,国演义读从题材来看有:中国文学、国演义读外国文学、国演义读通俗小说、国演义读科幻、国演义读推理、国演义读言情、国演义读武侠、国演义读奇幻、国演义读轻小说。国演义读从长度来看有:长篇、国演义读中短篇。国演义读

长篇小说的国演义读选题主要看作品的豆瓣评分分数与评分人数。例如科幻会选《三体》(15万,9.4分);奇幻会选《哈利波特》(16.9万,9.1分);武侠会选《天龙八部》(14万,9.1分);推理会选《白夜行》(28.7万,9.1分)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(47.9万,8.9分)。选题与豆瓣Top250书单,会有很大程度的重叠。

中短篇小说,会选一些好看的小说,比如芥川龙之介《罗生门》《火男面具》;特德姜《你一生的故事》;阿城《棋王》;汪曾祺《受戒》《鉴赏家》;栗良平《一碗清汤荞麦面》;冯骥才《猫奴》;素熙《一分钟教你人肉搜索》;柯南道尔《血字的研究》等等。

用两个字来形容便是“好看”,是那种读的次数越多,越觉得好看的作品。

1.2 面向对象

专栏的主要面向对象有两类:第一类是没读过该小说的读者,专栏对其起着小说推荐的作用,简言之就是说服你为什么这本小说值得花上你人生的1/80*365时间去读。第二类是已经读过该小说的读者,专栏带你细细回味一下该小说的精妙之处。

小说在此基础上,还会为少部分自己写小说的作者,探讨一下如何将经典小说的优点移植到自己写的小说中。

1.3 如何解读

对长篇小说的解读是在不透露剧情下进行,对中短篇小说则没有此限制。这也是因为目前主流对长篇小说的讨论,都涉及完整的剧情,所以没有必要重复。但目前大多对小说的解读,都脱离小说的文字,所以本专栏会多次摘录小说原文——力争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。

专栏对小说的解读主要来自于两方面:一是我个人对该小说的理解;二是相关的学位论文、专业书籍。专栏会在结尾列上参考文献。同时会在评论区给出小说的百度网盘链接,供学习交流使用。

对本专栏的使用方式:看完小说再读专栏或是读完专栏再看小说,两种都可以。

总的来说,本专栏在确保被广泛读者接受的基础上,力争科学、严谨。

专栏的最大诉求是将优秀小说呈现给读者。

2.1 为什么你没读过三国?

据我所知,很多读者,尤其是一些女性读者是没有读过三国的,准确地说,是没有完整地读过三国。对此我是非常理解的。三国对初读者不友好的地方主要有三点:

  • 出场人物众多,大概有1191人,其中武将436人,文官451人。所以人物关系初读者会感到非常混乱。
  • 描述的主题,离我们日常生活经验较远。三国用一种非常男性化的视角,描绘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们所进行的军事、政治斗争。
  • 语言略微有点难懂。它用的是文白相间的语言。

下面我们就来依次解决这三个问题。

  • 人物虽然众多,但是众多人物是有一条主线的,那就是魏、蜀、吴势力关系。只要梳理出人物是属于哪个势力,就可以把关系理清楚,1000多个人物,我们只关心主要人物。可以结合下面这张人物关系图谱来读小说。

肯定有人就会有疑问,为什么小说要写那么多人物?有这个必要吗?毕竟小说中很多人物是可以简化合并的。

我的答案是有必要甚至是必需的。《三国演义》不是一本纯虚构的小说,它是历史演义小说,虽然带有许多想象成分,但大的主线上不能违背历史,它参考了《三国志》,历史中有的人物、故事是不能随意删减的。

  • 三国演义的男性化视角与政治军事斗争。这与时代背景有关,古代的中国就是这样的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,而处于乱世,政治、军事斗争就是社会的主要话题。

这并不代表三国演义完全不涉及男女关系。我们按曹、刘、孙来看一些细节。

曹操的温情

太祖始有丁夫人,又刘夫人生子修及清河长公主。刘早终,丁养子修。

遂哭泣无节。太祖忿之,遣归家,欲其意折。

后太祖就见之,夫人方织,外人传云“公至”,夫人踞机如故。太祖到,抚其背曰:“顾我共载归乎!”夫人不顾,又不应。太祖却行,立于户外,复云:“得无尚可邪!”遂不应,太祖曰:“真诀矣。”遂与绝,欲其家嫁之,其家不敢。

后太祖病困,自虑不起,叹曰:“我前后行意,于心未曾有所负也。假令死而有灵,子修若问‘我母所在’,我将何以答!”


刘备桃园兄弟

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,玄德向前抱住,夺剑掷地曰:“古人云:‘兄弟如手知足,妻子如衣服。衣服破,尚可缝;手足断,安可续?’”


二乔

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,长曰大乔,次曰小乔,有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。

公有所不知: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,小乔乃瑜之妻也。


黄月英

黄承彦乃河南名士,一见诸葛孔明而异之。后孔明要娶妻,承彦曰:“闻君择妇,吾有一丑女,黄头而色黑,才堪相配,肯容纳乎?”孔明伒然而娶之。时人乃笑孔明,为之谚曰:“莫学孔明择妇,正焉阿承丑女。”
  • 三国演义的语言。三国演义的主体人物是文武将相,他们的语言势必不会像百姓那样口语化这一点与《水浒传》不同,但三国采用了非常易懂的文言文,与《史记》《聊斋志异》又有很大不同。
话说/天下/大势/,分/久/必/合/,合/久/必/分/。周/末/七国/分争/,并/入/于/秦/。及/秦/灭/之后/,楚/、汉/分争/,又/并/入/于/汉/。汉朝/自/高祖/斩/白蛇/而/起义/,一统/天下/,后来/光武/中兴/,传/至/献帝/,遂/分为/三国/。推/其/致/乱/之/由/,殆/始/于/桓/、灵/二/帝/。桓帝/禁锢/善类/,崇信/宦官/。及/桓帝/崩/,灵帝/即位/,大将军/窦武/、太傅/陈蕃/共/相/辅佐/。时/有/宦官/曹节/等/弄权/,窦武/、陈蕃/谋/诛/之/,机事/不/密/,反/为/所/害/,中涓/自此/愈/横/。(三国第一回第一段)

这段去掉人名、地名、国名、官名、书名、朝代名等专有名词,计出现单音词 53 次,约占总数的 70.7%,出现复音词 22 次,约占总数的 29.3%,单音词占主体地位。

与《水浒传》第一段做一下对比:

话说/大宋/仁宗/天子/在位/,嘉佑/三年/三月/三日/五更/三点/,天子/驾/坐/紫哀殿,受/百官/朝贺/。
但见/:祥云/迷/凤阁/,瑞气/罩/龙楼/。含/烟/御柳/拂/旌旗/,带/露/宫花/迎/剑戟/。 天香/影/里/,玉簪/珠履/聚/丹墀/;仙乐/声/中,绣袄/锦衣/扶/御驾/。
珍珠帘/卷/,黄金殿/上/现/金舆/;凤羽扇/开/,白玉阶/前/停/宝辇/。隐隐/净鞭/三下/响/,层层/文武/两班/齐/。

这段文字共计 136 字,除去人名、地名、国名、官名、书名、朝代名等专有名词,计出现单音词 24 次,约占总数的 40.7%,出现复音词 35 次,约占总数的59.3%,复音词占主体地位。

这一结论是普遍的,三国第三回共计约 4949 字,出现单音词约 1276 次,约占总数的 56.6%,第四回共计 4095 字,出现单音词约 1214 次,约占总数的 57.5%,第五回共计 5583 字出现单音词约1302 次,约占总数的 57.3%.

根据有关统计,《论语》《孟子》两书,单音词占百分之七十几,双音词不到百分之三十;《屈原赋》单音词占百分之九十以上,双音词不到百分之十;但是,明代的白话小说《水浒传》,单音词只占百分之三十,双音词已占百分之七十;清代的《红楼梦》,单音词占百分之三十六,双音词占百分之六十四。

三国演义易懂的文言文

以“张飞义释严颜”为例:

飞怒,令左右牵去斫头,颜色不变,曰:“斫头便斫头,何为怒邪!”飞壮而释之,引为宾客。(《三国志·蜀志·张飞传》)

严颜喝曰:“贼匹夫!砍头便砍,何怒也?”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,面不改色,乃回嗔作喜,下阶喝退左右。(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三回)

再以“曹操过华容道”为例:

山阳公载记曰:公船舰为备所烧,引军从华容道步归,遇泥泞,道不通,天又大风,悉使羸兵负草填之,骑乃得过。羸兵为人马所蹈藉,陷泥中,死者甚众。军既得出,公大喜,诸将问之,公曰:“刘备,吾俦也。但得计少晚;向使早放火,吾徒无类矣。”(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)

传下号令,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,强壮者担土束柴,搬草运芦,填塞道路。……操喝令人马践踏而行,死者不可胜数。……操曰:“人皆言周瑜、诸葛亮足智多谋,以吾观之,到底是无能之辈。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,吾等皆束手受缚矣。”(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回)

2.2 三国好在何处?

前文说过,对于长篇的品读,本专栏无意去分析完整版的三国。这里以前两章为例,来管中窥豹。

2.2.1 先说开头

话说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周末七国分争,并入于秦。及秦灭之后,楚、汉分争,又并入于汉。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,一统天下,后来光武中兴,传至献帝,遂分为三国。推其致乱之由,殆始于桓、灵二帝。桓帝禁锢善类,崇信宦官。及桓帝崩,灵帝即位,大将军窦武、太傅陈蕃共相辅佐。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,窦武、陈蕃谋诛之,机事不密,反为所害,中涓自此愈横。

开头第一句话,是极棒的,简洁有力、极为清晰地概括了整本书。整本书讲的便是先分、后合的历史。这段话从非常宏观的角度回顾了历史画卷,越近的历史越为详细,节奏感非常好。

运用了两次总分结构,除了第一句外,“推其致乱之由,殆始于桓、灵二帝”是更近一层的总分结构,为后面的情节进行了铺垫,表明“乱自上作”。

2.2.2 再说一说重要人物出场

刘备出场

榜文行到涿县,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。那人不甚好读书;性宽和,寡言语,喜怒不形于色;素有大志,专好结交天下豪杰;生得身长七尺五寸,两耳垂肩,双手过膝,目能自顾其耳,面如冠玉,唇若涂脂;中山靖王刘胜之后,汉景帝阁下玄孙,姓刘名备,字玄德。

昔刘胜之子刘贞,汉武时封涿鹿亭侯,后坐酎金失侯,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。玄德祖刘雄,父刘弘。弘曾举孝廉,亦尝作吏,早丧。

玄德幼孤,事母至孝;家贫,贩屦织席为业。家住本县楼桑村。其家之东南,有一大桑树,高五丈余,遥望之,童童如车盖。相者云:“此家必出贵人。”玄德幼时,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,曰:“我为天子,当乘此车盖。”叔父刘元起奇其言,曰:“此儿非常人也!”因见玄德家贫,常资给之。年十五岁,母使游学,尝师事郑玄、卢植,与公孙瓒等为友。

三国对人物的描写是很到位的。先写性格:性宽和,寡言语,喜怒不形于色。再写长相:生得身长七尺五寸,两耳垂肩,双手过膝,目能自顾其耳,面如冠玉,唇若涂脂。最后写出身:中山靖王刘胜之后,汉景帝阁下玄孙,姓刘名备,字玄德。

三国在写出身时,会尽量追溯祖辈,写得详尽。最最后,会写一下人物轶事。整体来看,非常有层次感,主次分明,层层推进,达到了人物形象立体化的效果。

张飞出场

及刘焉发榜招军时,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。当日见了榜文,慨然长叹。

随后一人厉声言曰:“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,何故长叹?”玄德回视其人,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

玄德见他形貌异常,问其姓名。其人曰:“某姓张名飞,字翼德。世居涿郡,颇有庄田,卖酒屠猪,专好结交天下豪杰。恰才见公看榜而叹,故此相问。”

张飞的描写是先闻其声,后见其人。是从玄德(刘备)的视角来描写的: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这里用了大量的比喻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运用了大量多层次的对仗:豹头对环眼;燕颔对虎须;豹头环眼对燕颔虎须;声若巨雷对势如奔马;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对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

在描写人物时,并不是面面俱到,而是要抓特色,通过张飞外貌的描写,差不多就能感觉出这是一个莽汉。后面诸多细节就不断增强这一点,会让读者读得很爽。

关羽出场

正饮间,见一大汉,推着一辆车子,到店门首歇了,入店坐下,便唤酒保:“快斟酒来吃,我待赶入城去投军。”玄德看其人:身长九尺,髯长二尺;面如重枣,唇若涂脂;丹凤眼,卧蚕眉,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。玄德就邀他同坐,叩其姓名。

其人曰:“吾姓关名羽,字长生,后改云长,河东解良人也。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,被吾杀了,逃难江湖,五六年矣。今闻此处招军破贼,特来应募。”

仍然是从刘备的角度来写,这个叙述视角是很重要的,这样可以让读者代入到刘备的角色中,非常有真实感;类似于游戏中的第一人称视角,将我们代入到高手的第一视角里。

这里是没有用上帝视角的。比如把“玄德看其人:改成“但见此人”。

身长九尺,髯长二尺;面如重枣,唇若涂脂;丹凤眼,卧蚕眉,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。依然是比喻加对仗。

对关羽的描写又与张飞不同,作者特别加了一段关羽的过去故事,旨在塑造其义士形象。

曹操出场

为首闪出一将,身长七尺,细眼长髯,官拜骑都尉,沛国谯郡人也,姓曹名操字孟德。

操父曹嵩,本姓夏侯氏,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,故冒姓曹。曹嵩生操,小字阿瞒,一名吉利。操幼时,好游猎,喜歌舞,有权谋,多机变。操有叔父,见操游荡无度,尝怒之,言于曹嵩。嵩责操。操忽心生一计,见叔父来,诈倒于地,作中风之状。叔父惊告嵩,嵩急视之。操故无恙。嵩曰:“叔言汝中风,今已愈乎?”操曰:“儿自来无此病;因失爱于叔父,故见罔耳。”嵩信其言。后叔父但言操过,嵩并不听。因此,操得恣意放荡。

时人有桥玄者,谓操曰:“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不能济。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?”南阳何顒见操,言:“汉室将亡,安天下者,必此人也。”汝南许劭,有知人之名。操往见之,问曰:“我何如人?”劭不答。又问,劭曰:“子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也。”操闻言大喜。

年二十,举孝廉,为郎,除洛阳北部尉。初到任,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,有犯禁者,不避豪贵,皆责之。中常侍蹇硕之叔,提刀夜行,操巡夜拿住,就棒责之。由是,内外莫敢犯者,威名颇震。后为顿丘令,因黄巾起,拜为骑都尉,引马步军五千,前来颍川助战。

曹操一出场,篇幅是很长的,奠定了其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。依旧是先相貌,后轶事。这里的轶事分三段:第一段写小时候曹操的权谋机变;第二段写名人对曹操的预测及评价;第三段写青年曹操的办事有一套。

董卓出场

三人救了董卓回寨。卓问三人现居何职。玄德曰:“白身。”卓甚轻之,不为礼。

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时期(1-9回)的反派就登场了。

孙坚出场
为首一将,生得广额阔面,虎体熊腰;吴郡富春人也,姓孙,名坚,字文台,乃孙武子之后。

年十七岁时,与父至钱塘,见海贼十余人,劫取商人财物,于岸上分赃。坚谓父曰:“此贼可擒也。”遂奋力提刀上岸,扬声大叫,东西指挥,如唤人状。贼以为官兵至,尽弃财物奔走。坚赶上,杀一贼。由是郡县知名,荐为校尉。

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,自称“阳明皇帝”,聚众数万;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,会合州郡破之,斩许昌并其子许韶。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,除坚为盐渎丞,又除盱眙丞、下邳丞。今见黄巾寇起,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,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余人,前来接应。

到这三国三个势力的人物就都出场完毕了。孙坚的特点是勇。可以看到刘、曹、孙都是有出身的,在中国古代一个人的出身是很重要的。

三国的主题在于英雄惜英雄,是那种男儿碰撞一团火花般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,有点像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。

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酒酣胸胆尚开张。鬓微霜,又何妨!

分享一个《新三国》的主题曲《还我一个太平天下》视频。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WW411M7R3?from=search&seid=18028080829823798902

2.2.3 最后说说三国其他特点

章回采用对偶,比如:

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;斩黄巾英雄首立功
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;何国舅谋诛宦竖
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;馈金珠李肃说吕布

章回采用悬念结尾,这就像评书里的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
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。正是:人情势利古犹今,谁识英雄是白身?安得快人如翼德,尽诛世上负心人!毕竟董卓性命如何,且听下文分解。(第一回尾)

视之,乃曹操也。正是:欲除君侧宵人乱,须听朝中智士谋。不知曹操说出甚话来,且听下文分解。(第二回尾)

喜欢在重要场景描写后面加入诗歌。

比如张飞、关羽第一次出战,斩了对手后有一段:

后人有诗赞二人曰:“英雄露颖在今朝,一试矛兮一试刀。初出便将威力展,三分好把姓名标。”

刘玄德第一次指挥获胜:

后人有诗赞玄德曰:运筹决算有神功,二虎还须逊一龙。初出便能垂伟绩,自应分鼎在孤穷。

个人觉得这未必是优点,有可能恰恰是缺点。

2.3 三国怎么读?

三(san一声)国(guo二声)

如果你已经读过完整的三国,那当然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。

对于没有读过三国的读者,这里介绍两种。

2.3.1 顺序阅读

第一种是顺序阅读,可以先读1-9回,这差不多可以算第一个时期,大概字数43500字,算一个中篇小说,尽量读得慢一点,不会花很久。

读完这部分后,可以再读一遍,以加深人物关系或者就继续往下读。

2.3.2 挑片段阅读

这种方法很常见,我们的语文课本便是挑选了“草船借箭”片段。

桃园三结义——第一回——宴桃园豪杰三结义;斩黄巾英雄首立功

温酒斩华雄——第五回——发矫诏诸镇应曹公;破关兵三英战吕布

煮酒论英雄——第二十一回——曹操煮酒论英雄;关公赚城斩车胄

三顾茅庐——第三十七回——司马徽再荐名士;刘玄德三顾草庐

舌战群儒——第四十三回——诸葛亮舌战群儒;鲁子敬力排众议

草船借箭——第四十六回——用奇谋孔明借箭;献密计黄盖受刑

赤壁之战——第四十九回——七星坛诸葛祭风;三江口周瑜纵火

败走华容——第五十回——诸葛亮智算华容;关云长义释曹操

三气周瑜——第五十一回——曹仁大战东吴兵;孔明一气周公瑾

空城计——第九十五回——马谡拒谏失街亭;武侯弹琴退仲达

在评论区说说你最喜欢的三国人物、喜欢的理由及关于他(她)的故事。

如:鲁肃,散财慷慨

瑜曰:“姓鲁,名肃,字子敬,临淮东川人也。此人胸怀韬略,腹隐机谋。早年丧父,事母至孝。其家极富,尝散财以济贫乏。瑜为居巢长之时,将数百人过临淮,因乏粮,闻鲁肃家有两囷米,各三千斛,因往求助。肃即指一囷相赠,其慷慨如此。平生好击剑骑射,寓居曲阿。祖母亡,还葬东城。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,肃尚踌躇未往。

刘永良. 《三国演义》语言艺术[M]. 白山出版社, 2010.

沈晓云. 《三国演义》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[D]. 宁波大学, 2010.

(责任编辑:知识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