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为什么秦国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? 正文

为什么秦国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?

[探索] 时间:2024-04-28 18:33:46 来源:看菜吃饭网 作者:娱乐 点击:173次

为什么秦国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?

秦国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,秦国冒那么大险来长平之战?

谢邀。冒险秦国有选择权的发动意外惊喜

在战国中期,七雄中相对论落后的长平秦国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变法,经过商鞅一番大刀阔斧地改革后,秦国秦国拥有了最适应战争的冒险制度和体制,并开始对相对来说政治落后的发动六国开始了兼并。经过了近百年的长平战争过程(前358-前267),秦国已经给成为当时战国最强大的秦国国家。

当时,冒险齐国经过济西之战之后,发动一蹶不振。长平

楚国在秦国接二连三地打击下,秦国从一个大国(本身就不是冒险什么强国)沦为了中等大小的弱国。国都郢都被攻破,发动被迫迁徙到陈(后又到寿春)。

韩魏两国,一个想崛起,被邻居打趴下。一个长期称霸,因为东西两线作战,再加上国家的战略性大失误,国力不支,失去了以往的地位,成了一个中等国家。

北方的燕国,则一直是一个没啥存在感的三四流弱国。

那么,在公元前270年左右,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就是赵国。

赵国,母体晋国的时候,就是晋国诸卿中的佼佼者,执政时间最久,对晋国的影响力最大。三家分知的晋阳之战,就是在赵国的大本营——晋阳展开的。在战国初期,赵国没有及时调整战略,开展的变法——公仲连变法,都是边边角角的改善和改良,没有触动根本。什么选贤举能、澄清吏治啥的。但就是如此,战国前中期的赵国一直是北方一雄,并长期参与中原战争。在魏国独大的期间,赵国有过对楚战争、对秦战争、对魏战争。在赵成侯和赵肃侯在位期间,“赵尝五战于秦,二败而三胜”,实力强劲。但赵国始终不是齐威王、齐宣王时期的齐国那样的,或者秦惠王时期的秦国,或者魏文侯、魏武侯时期的魏国。赵国始终是一个二流强国。

直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。

秦国的领地,主要集中在广袤的关中平原土地,巴蜀土地一直到了秦昭王时期才彻底征服,并为秦所用。

赵国的领地分割异常明显。整个领土分为三大块:北方是代地,代地南方是坚城晋阳。东方是以邯郸为中心的东阳土地,邯郸也是赵国中后期的国都。此外,还在南阳,与韩、魏共同博弈一块不大不小的土地。

东阳、南阳、代地,三大块土地,每一块都至关重要。代地是以胡风为盛的,而东阳和南阳都是以中原风为盛的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,即把三块地貌统一变成胡风,所谓胡服。另外招收北方异族骑兵,并训练本土骑兵,组成了赵国独有的“骑万匹”,为列国中独一无二的。赵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此奠定,并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,国力不弱于济西之战前的齐国,稍弱于秦。赵武灵王死后,李兑专权,秦、齐摄于赵国的武力强大,互相称帝,连横制赵,不过被苏秦解除了危机。

在长平之战前20年,情形大概是如此的:

秦国继续对楚、韩、魏的兼并战争,赵国对齐、魏、韩开刀,扩充领地。秦、赵两个国家互相还不太敢有冲突。不多的几次冲突,即秦国主动对赵国发动进攻,取得了小胜。赵国想通过外交挽回,并欺骗秦国,秦国再进攻,大败而归(瘀与之战)。

秦国对韩魏的兼并一直很剧烈。韩国和赵国自在晋国母体时就一直交好,两国建国后延续友好战略。韩国能坐为七雄的根本,就是上党高地。

上党高地东俯赵都邯郸和广袤的东阳土地,南护韩魏。这块土地,无论对三晋中哪个国家都异常重要。如果赵国有这块土地,韩、魏危在旦夕。如果韩、魏有这块土地,赵国的东阳也很难保住。好在这块至关重要的土地,是三晋中实力最弱小的韩国拥有,对谁都构不成太大的威胁,反倒是一个屏障。

而随着秦国的强大和兼并,越来越接近这块土地,直到秦昭王进攻野王并得手,上党高地,已经是囊中之物了。秦国只要有了这块土地,就可以“东攘雄诸侯”,不论是赵、齐、燕、韩、魏,都可唾手而得。事实证明也是这样。秦庄襄王(秦始皇他爹)三年终于彻底拿下了上党,之后秦庄襄王就挂了,依靠着上党高地,秦国对六国的兼并速度大幅度增加,之后只用了二十六年就灭掉了六国,扩增的领土比之前上百年的努力还要多。

上党高地多重要,不用多说了吧。

就是这样一块囊中之物势在必得的土地,因为冯亭的缘故,被赵国拿到。秦国势必要来一争。于是,按照秦国的大概设想:

最优解:赵国没有大规模防守,拿下上党,然后再慢慢经营六国。这样大概再有20年就统一了。

次优解:赵国大规模防守,使劲打赢,然后拿下上党,经营六国。

次差解:赵国大规模防守,打不下来,撤退。

最差解:赵国大规模防守,没有打赢,大败而归。

秦国最不愿意看到第三种结果,因此派遣了大量士兵进攻上党。赵国确实进行了大规模防守,廉颇带领几十万赵国军队吞并上党,布下三道高地。

对赵国来说:

最优解:秦国没有大规模进攻

次优解:秦国大规模进攻,使劲防守住。

次差解:不防守,坐失上党。

最差解:秦国大规模进攻,没有防守住,大败而归,上党失手。

两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最差解。

对秦国来说,尽量要拿下上党,但是军队是第一位的。

对赵国来说,尽量要守住上党,但是军队是第一位的。

但是因为赵国决策层的问题,赵国派遣了赵括换上廉颇。

其实,如果按照廉颇的战略,死守第二道防线,秦国肯定会选择次差解。因为赵国大规模防守了,你又打不下来,难道还要大败而归?实际上,只要赵国不换将,赵国已经战略博弈赢了。

结果会是赵国得到次优解,秦国得到次差解。

但是因为范雎的高明,通过反间计,让赵国换上了赵括,一下子。

让赵国得到了比最差解还差的解,即全军覆没。秦国得到了次优解。

对赵国来说,政治制度落后于秦国,军事水平不输于秦国,如果防守住上党,赵国可以进行一番改革的话,是不吃亏的,甚至是小赚的。

对秦国来说,得不得到上党很重要,但不死太多人更重要。即使秦国大规模进攻,除非有大利可图(比如搞定四十万人,同时得到上党),可以允许一定死伤(士卒伤亡过半,国内空);若不然,是不允许出现太多死伤的,除非在选择次差解的时候,对面的将领是个逆天级的BUG将领,本来想要次差解,没准给你弄个最差解。

可惜,对面将领不是逆天级BUG将领,而本方将领是逆天级BUG将领。

于是,赵国本来可以得到最差解,结果得到了比最差解还差的解:全军覆没。

本来秦国想的是,赵国换上赵括,自己可以攻下上党,让自己从次差解(撤退)变成次优解(使劲打赢),没想到,由于两方将领差距过于悬殊,导致了白起包围赵国四十余万大军的情形。秦昭王得知消息,急忙去河内,发15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冲上前线,把这四十多万包饺子。通过这个判断,可以知道,秦昭王和秦国高层一开始都意识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。对他们来说,好好打赢,杀几万人或者十几万人,搞定上党,就可以了。结果,赵国送了个大礼。

秦国得到的还是次优解。

另外补充:

战后,因为赵国得到了比最差解还差的超级烂结果,秦国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应对。竟然出现了:先准备一举攻下邯郸,又被游说不想打,和赵国签合约,赵国反悔,又回去打,结果大败而归。好在无伤大雅,邯郸保卫战联军的胜利只是延缓了秦国的统一。


另外补充:评论区有很多关于后勤补给的问题。秦国本土是关中平原,雍州之地,那里产粮是九州中的上上等。赵国主要是冀州之地,土地质量是中中等。另外,政治制度上赵国也照着秦国差一截。如果单看粮食产粮,自然没得比。

但问题关键是,长平之战对峙阶段的主战场就在赵国国都西边的上党高地西缘,而远去秦国本土上千里(可能都不止)。以先秦时代的情形,没火车,根本不可能轻而易举运来粮食。再加上运粮途中农夫还要吃粮,还会有损耗,足以弥补这种差别。要不主动想法子的是秦国,反间计让赵国换将,而不是赵国主动换将。

最后补充:关于赵括的问题

所谓赵括牛逼的几个理由:

1.“赵军断粮被围四十多天而不乱,足见赵括的过人之处。”

分析:首先,赵括直接带着四十多万人被围困,也是diaodiao的,拿败绩说话,再怎么说也是败绩。

再说,到底乱不乱,还真不好说。

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

赵括既代廉颇,悉更约束,易置军吏。秦将白起闻之,纵奇兵,详败走,而绝其粮道,分断其军为二,士卒离心。四十馀日,军饿,赵括出锐卒自博战,秦军射杀赵括。括军败.......

看样子,是士兵被围了,都互相离心了。赵括还真能耐,四十多天还真呆得住,早咋不突围呢,还等着秦昭王把河内的士兵都征发过来。最后饿的没办法了,士兵都自相残杀吃人了,括神啊,你带我们突围吧。赵括没办法,才突围,上场直接挂...这就是传说中被围困四十多天带兵不乱的括神。

2.“赵括第一仗就碰见了白起,要不他多经过战阵,至少不比廉颇差”

他第一仗就碰见了白起,不过,这还真有个先后关系。

《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》:

秦闻马服子将,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。

马服子就是赵括。前面和廉颇对峙的是王齕。本来王齕打着呢,一听说,赵括来了!太好了,白起你赶紧上。仔细思量,这明显就是一出活活的“反田忌赛马”,不能拿最好的(白起)顶你最好的(廉颇),得用最好的(白起)顶你最差的(赵括),这才是取得重大战果的要领啊!事实果然如此有木有!

至于廉颇和王齕咋样,借用靳老师和谢洪喜老师的著作《长平之战》中的话:《白起传》中说“廉颇坚壁以待秦,秦数挑战,赵兵不出。”可见此时战况已经向对赵国有利的方向倾斜了。中等级别的王齕对抗高级别的廉颇,还是有一定差距,廉颇毕竟老辣。在第一道防线被攻破后,还能稳住军心,这才是真正的稳住军心啊!依靠第二道防线战略相持,让秦国陷入不利,秦国不得已率先采取外交上的行动。

最后给括神盖棺定论吧。

赵括,作为一个官二代、坑一代,在诺记的答案中写的挺好的了,把赵国的国本都坑没了。长平之战,阵前的责任,谁都没他大。长平之战中,变换嚄唶宿将廉颇的战略部署,导致后路被包抄,几十万军队被包围,包围后还没有尽快寻求突破方案,妄想等待更多的援军,足见其天真和愚蠢。其人在上战场之前的表现来看,花钱买田买地,一幅活脱脱的官二代的形象跃然纸上。指望这种人上战场是不切实际的。

但,赵括也不是一无是处,按照武安君的说法,长平之战后,秦国士卒伤亡过半,国内空,这当然不是廉颇和王齕战略相持能持出来的,而是赵括在被包围后,几路分别突击所得到的战果。但因为其莽撞和无知,再加上不论战略还是战术上的无能,阵前再如何勇猛也不能挽回战局,最终只能以“秦军射杀括”的结局,惨淡退出历史的舞台。这个人虽然愚蠢,但是其对国家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,他害国,纯属其临阵指挥能力和部署能力低下,绝非其有意害国。这一点上,还是要对赵括的忠诚和勇猛加以认同的。

长平之战这一中国古代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役,赵国阵前被杀和战后坑杀,前后四十五万人,若全部按军事摊责任,赵括无疑是最大的责任人。

另外欢迎大家关注家师的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:林屋读书(linwudushu),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创办。

我们的宗旨是大众、新锐、趣味,热点知识化,知识娱乐化。

(责任编辑:娱乐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